咖啡可說是香味最豐富的飲料,不同的豆子可以呈現出許多不同的香味,較基本用來描述的有五種味道,分別是甘、香、酸、甜、苦,以這五種味道可以大致描繪出咖啡的輪廓。

甘:就像吃甘草,主要感覺在咽喉的地方,通常也會產生甜味。甘味如果太過的話,會讓喉嚨緊縮,甚至會有刺刺的感覺,讓咖啡難以入口。

香:有花香、果香、木頭香、堅果香、培根(煙燻)香......等等,咖啡的香味最明顯的時候是在剛磨好豆子的時候,此時豆子本身的香味也會飄散,所以在沖煮前才研磨,比較能保持香味

酸:酸味在即溶與平價咖啡中,比苦味還受到排斥,寧願苦也不要酸,但是在精品咖啡的世界,許多人卻對酸香趨之若鶩。咖啡的酸香需要新鮮的咖啡豆才能表現出來,一但放置過久,就會變成奇怪的酸味,一點也不香了。

甜:咖啡的甜味來自果實自然的味道,跟加糖的咖啡是不同的,甜味分布在舌尖與舌頭下方,在喝完咖啡後,再喝冷水,可以更清楚感受甜味。

苦:咖啡苦味的呈現應該是順口的醇苦,像是巧克力一般,令人愉悅的。如果感受到的是像燒焦的苦味,那就真的是豆子烤焦了,即使是深焙的咖啡豆,其苦味也應該是平順的。苦味的分布在舌頭後段,在喝完咖啡後喝冷水,苦味常常會轉變為非常甜的甜味。

該隱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薇薇特南果甘:★★★☆☆
香:★★★☆☆
酸:★★★★☆
甜:★★★☆☆
苦:★★★☆☆

生豆處裡:水洗法
烘焙方式:慢火中焙(至一爆後段)


特色:帶有明亮酸香與渾厚的口感

薇薇特南果為瓜地馬拉非典型火山地質三大產區中較著名的一個,海拔1800~2100公尺,此地溪流交織高而不寒,水源充足,所以皆使用水洗法處裡生豆,豆子為典型極硬豆,以葡萄柚酸香、苺香與渾厚感著稱,不同的烘焙法,會有極端不同的風味。
熱咖啡飲用時,酸香較不明顯,而能清楚感覺到醇苦與甘味,在幾分鐘之後,會在口中慢慢散發出香氣,再過不久酸香就出現了,大約在舌頭後段可以感受到這個溫和而愉悅的酸香。隨著咖啡的溫度下降,香氣會越來越明顯,而醇厚感仍在,甘味轉變為甜味,香氣甚至會飄散至鼻腔處,可說是一支高潮迭起的豆子。

 

產品資訊:
提供掛耳包、咖啡豆(10克、100克、200克),可代客研磨。
接到訂單之後才進行烘焙,並會在包裝上打上烘焙日期,並請您盡量在七天內飲用,以確保風味。

→ 前往露天賣場訂購
→ E-mail下單

 

 

該隱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風漬馬拉巴甘:★★★★☆
香:★★★☆☆
酸:☆☆☆☆☆
甜:★★★☆☆
苦:★★☆☆☆

生豆處裡:水洗法,風漬處裡
烘焙方式:慢火中焙(至一爆後段)


特色:普洱茶般的「臭普味」,無酸、低苦口感厚重。

在航海時代,印度的豆子就由海運銷售至歐洲,長期受海風吹拂的咖啡豆,由綠色轉為金黃,咖啡也因此被「加味」了。然而現在的運輸時間縮短了很多,有許多人懷念起這種加味後的咖啡,於是有人專門在倉庫讓這款咖啡受海風長時間吹拂,風漬馬拉巴就這樣誕生了!
剛開始喝會覺得像是劣質咖啡,因為沒有酸香,也沒有特別苦,只有一股很特別而且低沉的怪味,類似普洱茶的臭普味,然而甘味很足,讓這支豆子有濃重的醇厚感,喝到後面甜味會慢慢明顯,有點像蜂蜜的清香甜味。
這隻豆子就像起司一樣,喜歡的人會很喜歡,不喜歡的人就很討厭,適合喜歡嘗鮮的人,品嚐它的特殊風味。

 

產品資訊:
提供掛耳包、咖啡豆(10克、100克、200克),可代客研磨。
接到訂單之後才進行烘焙,並會在包裝上打上烘焙日期,並請您盡量在七天內飲用,以確保風味。

 

該隱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耶加雪夫甘:★☆☆☆☆
香:★★☆☆☆
酸:★★★★★
甜:★★★☆☆
苦:★☆☆☆☆

生豆處裡:水洗法
烘焙方式:慢火淺焙(至一爆前中段)


特色:帶有明亮酸味及檸檬柑橘的果香

衣索比亞的咖啡最有名的就是耶加雪夫了,耶加雪夫是一個小鎮,海拔1700~2100公尺,位於產區西達摩旁,原本應該稱為西達摩咖啡,但是因為耶加雪夫的獨特風味,所以從西達摩產區獨立出來。
衣索比亞將咖啡分為五級,從Grade1到Grade5,以Grade1為最高級,每300克生豆瑕疵豆0~3顆,Grade2瑕疵豆4~12顆,Grade1與Grade2通常作為水洗豆,其它則以日曬居多。台灣較為常見的為Grade2等級,Grade1等級很少見。
耶加雪夫可以喝到很明顯的果酸,果酸中帶有明顯的甜味 ,使得酸香非常溫和,其香氣會在口中上顎處縈繞半小時之久。苦味及甘味很低,連帶著醇厚度也較低,但其甜味卻會在唇間產生黏稠感,就像加了糖一樣。

 

該隱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咖啡的命名非常繁雜,使得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喝的是什麼咖啡,所以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。

1.依咖啡樹的品種分類:咖啡樹的品種將近一百個,但一般常見的只有兩種,一個是阿拉比卡種(Arabica),一個是羅布斯塔種(Robusta),阿拉比卡種下還有很多不同的分支。
羅布斯塔種的咖啡因比阿拉比卡種的還高出兩倍,風味也較為貧乏,經常使用在即溶式咖啡與罐裝咖啡上,所以曾看過一個咖啡廣告說精選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原因就在這裡。

2.依咖啡的產地分類:咖啡的出產國分布在赤道附近,像巴西、 衣索比亞、印尼、哥倫比亞、瓜地馬拉、肯亞。
有些會在出產國後面再加上出產的地區,像巴西山多士、衣索比亞耶加雪夫、哥倫比亞藍山。
有的會再加上該咖啡的等級,因為各出產國的分級制度不同,像肯亞以A表示,如肯亞AA。
有趣的是,有名的曼特寧咖啡既不是產地也不是莊園,而是印尼的曼代寧族,因為口誤而演變成曼特寧。 

3.依莊園名分類:在精品咖啡的世界裡,光是寫出產區還不滿足,經常還會加上是在該產區哪一個莊園出產,尤其是某些產區在咖啡比賽中得獎,就會引起咖啡迷的搶購。所以在包裝上看到某某莊園,就表示它的價格跟品質都是比較高的。

4.依各國喜好的沖煮方法分類 :在咖啡店常看到的義式咖啡、美式咖啡、單品咖啡,都是指沖煮的方法。義式咖啡是在短時間內萃取出咖啡的菁華,通常需要使用義式咖啡機以高壓萃取,標準的量為30cc,又稱濃縮咖啡(Espresso)。
美式咖啡泛指沖泡得較為清淡的咖啡,常見的家用咖啡機就是沖煮美式咖啡用的,和單品咖啡的區別並不大。
單品咖啡是比較日系的作法,使用手沖壺或虹吸壺,風味通常較美式豐富或濃郁。
其它還有土耳其、越南、比利時等。  依調味方法分類: 像拿鐵咖啡、卡布奇諾都是使用義式咖啡為基底,延伸出來的咖啡。

以上資料參考自維基咖啡學,如有錯誤的地方歡迎留言或來信予以指教。

該隱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3